BD半岛(中国体育) 官方网站

BD半岛新闻中心

金融理财服务管理推进国内船舶低(零)碳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擦亮航运绿色底色专访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书斌

2024-07-13 07:51:0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习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航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污染小的显著绿色优势。推进国内航行船舶低(零)碳发展,提升航运绿色“底色”的深度,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国内航运的比较优势,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效支撑。

  “船舶低(零)碳发展是航运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趋势,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和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2024年“中国航海日”前夕,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简称部水运院)院长刘书斌接受记者专访,围绕“国内航行船舶低(零)碳发展”为读者作深度解读。

  刘书斌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船舶低(零)碳发展跑出“加速度”,取得阶段性成果。

  ——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据水运院梳理,截至今年6月,我国已建、在建国内航行LNG动力船舶已达600余艘,纯电池动力船舶440余艘,氢燃料电池、甲醇和氨燃料动力船舶正处于加速试点应用阶段,船舶类型、吨级、航线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目前,世界最大客位——1300客位的纯电池动力客船“长江三峡1”已平稳运行两年多;世界最大——700标箱的纯电动江海直达集装箱“中远海运绿水01”已于今年4月投入运营。

  ——配套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据水运院梳理,我国已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配套基础设施约80余座,投入运营移动加注船5艘,其中,LNG加注船4艘,甲醇加注船1艘。在部水运院牵头支撑下,上海港实现国内首次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截至今年5月,实现了100艘次加注,总加注量达58万立方米。

  金融理财服务管理

  ——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健全。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LNG动力船舶加注设施建设、安全操作、关键装备产品等技术标准已基本健全,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电池、甲醇、氢、氨、生物柴油动力船舶标准正在加快制订。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正在联合研究部署电动船舶重点标准制定有关工作;部海事局已启动《船舶技术规范体系(2024)》编制工作。

  面对主要发达国家及大型航运企业已加快迈向“低(零)碳转型之路”,以及我国推动船舶低(零)碳发展“加速度”与“爬坡过坎”并存的国际国内大趋势,刘书斌提出,我国船舶低(零)碳发展还需直面船舶能源转型路径要进一步聚焦、配套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提速、核心装备技术要进一步突破、交通能源融合要进一步深化这四个方面挑战。

  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国内船舶低(零)碳发展的新路子?刘书斌认为,首先要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体系,助力打造航运新质生产力。

  ——打造技术创新协同平台,加快核心装备研发。集聚产业链上中下游优势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关键共性、前沿引领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推进高性能LNG发动机、大功率醇燃料发动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动力电池、超大功率快速充电装置等装备研发,提升新能源船舶装备供给能力。

  ——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高水平标准引领。紧跟船舶低零碳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完善船舶法规规范标准体系,保障船舶全生命周期安全。加快制修订船舶燃料消耗限值、碳排放强度等级评定标准,提高船舶能效和碳排放水平。加快构建国内绿色燃料核算评价和认证体系,推动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国际互认,维护我国航运利益。加快制定甲醇、电池、氢等加注金融理财服务管理、充换电有关标准,规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制定船舶近(零)碳发展技术路线图,加速能源转型路径聚焦。综合考虑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技术发展趋势和航运承受能力,率先在国内航行船舶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技术路线的收敛集中,进一步明确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能源技术路径,最大程度凝练行业共识,集中研发资源和场景落地,提高技术迭代升级效率,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有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内航行船舶技术先进性和现代化水平。

  刘书斌提出,要将内外兼顾、协同推进,发展模式和硬件设施“两手抓”,同步出成效。

  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创新。推动航运、港口、制造、能源、电力、装备、金融等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联合建立相对稳定的绿色转型价值链体系,打造利益共享的新模式,探索突破传统内河造船模式,由航运企业单方面融资建造转向船东、货主、装备制造、金融产业链上中下游联合建造,探索船舶动力新模式,激发创新创造新动能。积极发展标准化箱式电源、LNG燃料罐等共享共用新业态。

  此外,加强我国航运新能源生态圈与国际重要能源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造船、航运组织和重点企业合作,推动与主要航运贸易国家或地区绿色能源标准互认。积极参与IMO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标准规则制定,在航运能源变革中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加快形成配套加注、充(换)基础设施网络。加快船用新能源清洁绿色能源生产基地、储运基地、加注基地等布局规划建设,完善绿色能源从产地到沿海沿江港口运输体系,打造面向国际的中国港口绿色能源供应中心。积极推动LNG海进江运输,加快岸基内河船用甲醇加注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岸电设施进行增容、改造,建设纯电池动力船舶专用充电设施,加快布局建设集约化充换电设施,构建便捷完善的内河配套设施网络。

  求变,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命题;规范,是探索实践的重要标尺。刘书斌提出,应从制度保障入手,抓统筹、增实效。

  健全新能源清洁能源配套设施管理制度。研究明确沿海港口绿色能源加注市场准入、海关监管、出口退税等制度,引导绿色能源加注产业有序发展。健全配套设施建设、经营行政审批流程,完善运营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岸线和用地保障。完善用气用电保供保价机制,推动能源价格由市场定价转向与燃油定价挂钩,稳定成本预期,创造便捷高效的运营和服务环境。完善锂电池水上运输、LNG内河运输等管理措施。

  金融理财服务管理

  完善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激励政策。充分利用好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机遇,有序推动高耗能高污染老旧运输船舶退出市场,积极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新改建。深入研究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配员管理,以及引航、过闸、锚泊、靠离泊优先等政策措施,形成政策组合效应。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刘书斌指出,国内航行船舶低(零)碳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离不开人才支撑。他将视角转至科研人才和从业人员,提出依托产学研融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打造航运创新人才新高地。

  ——加强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人才是航运业绿色转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完善优化航运、能源、制造类高校学科体系设置,创新融合主干学科基础建设,复合知识结构,跨越不同界限,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化国际交流合作,重视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性技术难题中培养造就人才,加强产教融合、产研融合、研教融合,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突出需求导向,重视新技能、新职业人员的成长,加快培养一支擅航运、精技术、通能源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加强高素质船员队伍培养。船舶能源和动力方式变革带来了船员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的巨大挑战,加快建立新型船员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推行船员订单式培养,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造就一批资质合格、技能过硬、能力适配,能较好满足船舶低(零)碳技术发展需求的专业化高级船员,打造一支高标准、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中国船员队伍。

  金融理财服务管理

搜索